6月16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6月份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新華社: 近期多地疫情態勢好轉,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措施落地,經濟運行出現哪些新變化?2022年時間已接近一半,下一步工作的著力點在哪里?
孟瑋: 昨天,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支持民間投資和推進一舉多得項目的措施。落實好國常會要求,落實好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完善民間投資政策環境,有利于更好穩定市場預期和投資信心,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常會精神,聚焦解決制約民間投資增長的問題,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促進民間投資相關工作。
☑ 第一,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根據“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國家重大戰略等明確的重點建設任務,我們將選擇具備一定收益水平、條件相對成熟的項目,采取多種方式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在安排各類政府性投資資金時,對民營企業一視同仁,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
☑ 第二,推動民間投資項目加快實施。對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加快技術進步等有較強帶動作用,投資規模較大的民間投資項目,要積極納入各地區的重點投資項目庫,加強用地(用海)、用能、用水、資金等方面的要素保障。對符合政策鼓勵方向的民間投資項目,督促地方政府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加快前期工作手續辦理。
☑ 第三,鼓勵民間投資積極參與盤活存量資產。鼓勵高質量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形成示范效應。鼓勵民間資本通過PPP等方式參與盤活國有存量資產,提高參與基礎設施項目的便利程度。支持民營企業通過產權交易、并購重組等方式盤活自身資產,鼓勵回收資金用于新的項目建設。
☑ 第四,加強民間投資融資支持。建立和完善社會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機制,通過項目對接會等多種方式,搭建有利于民間投資項目與金融機構溝通銜接的平臺。加強涉企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引導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信用情況精準畫像,客觀合理判斷企業風險,加大融資支持力度。
☑ 第五,支持民營企業規范發展。引導和幫助民營企業發現新的增長點,不斷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鼓勵民營企業聚焦實業、做精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引導民營企業自覺強化信用管理,合理控制債務融資規模和比例,防止資金鏈斷裂等重大風險。
☑ 第六,持續優化民間投資環境。緊緊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約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環境。落實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為各類所有制企業營造公平、透明、法治的發展環境,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 上海北京陸續復工復產,在全國疫情依然散發的情況下,發改委將采取哪些措施,支持受影響嚴重的中小微企業重整旗鼓渡過難關?
孟瑋: 今年以來,受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和國際形勢更趨復雜嚴峻等影響,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明顯增加。中小企業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小企業穩則經濟穩、就業穩、預期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密切關注中小企業發展,近期作出了一系列相關部署,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按照有關部署和安排,我委重點抓好五項工作。
☑ 一是抓穩定預期。今年以來,我委聯合有關部門先后印發了工業經濟18條、服務業紓困43條政策措施,有針對性地加大對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
☑ 二是抓保供穩價。密切跟蹤研判部分原材料供應和價格運行情況,強化市場供需調節,促進價格平穩運行,推動降低中小企業成本。
☑ 三是抓融資保障。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將納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繳納、水電氣費等信息納入共享范圍,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主體權益的前提下,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開放使用,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覆蓋面、可得性和便利度。
☑ 四是抓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指導長三角三省一市,加強對道路通行情況以及重點物資運輸情況監測,做好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復工復產情況的監測分析,有針對性地解決苗頭性風險。
☑ 五是抓創新支持。支持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加快推進重點產業的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不斷提高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近期,按照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關于開展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的部署,我委組織召開了“紓困幫扶 益企惠企”政企云交流活動,邀請有關地方、中小企業、研究機構等講經驗、談情況、提建議,著力推動發改系統在暢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增強中小企業獲得感、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上出實招、得實效。
下一步,我們將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鞏固和拓展各項政策成效。
☑ 一是著力解決堵點難點卡點問題。持續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努力擴大市場需求,保障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升中小企業發展信心。
☑ 二是加強形勢研判。做好中小企業發展情況跟蹤分析和監測預警,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出臺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 三是強化政策跟蹤問效。通過政策的宣傳引導工作,讓更多市場主體知曉政策、用好政策,確保政策有效傳導至中小企業,有效穩定市場主體預期。
央廣網: 當前,國內局部聚集性疫情多點散發,導致市場主體困難明顯增多,對營商環境有不少訴求和期盼。請問國家發改委在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紓困發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孟瑋: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今年以來,國內外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加劇,市場主體生存發展面臨的壓力明顯上升。為助力企業紓困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我們重點開展了4方面工作。
☑ 一是著力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會同有關部門發布《關于做好2022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持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印發《關于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推進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建設的通知》,引導各地出臺貸款貼息和融資擔保補貼等優惠政策,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 二是持續破除隱性門檻。清理招投標領域針對不同所有制企業、外地企業設置的隱性門檻和不合理限制,監督招標人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在各行業領域全面推廣電子招標投標,積極推行保函保險替代現金保證金,為中小企業參與招投標提供便利條件。
☑ 三是精準幫扶重點行業。剛才我也提到,今年,我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出臺促進服務業領域紓困43條和工業經濟18條,做到精準幫扶和向重點行業企業傾斜。深化制造業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引導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
☑ 四是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監測預警,幫助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龍頭企業和關鍵節點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暢通公路運輸、海運和機場鐵路運輸通道,督導地方建設和啟用中轉站,保障生產物資運輸需要。支持地方強化物流末端配送能力建設,守護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有關要求,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推動惠企政策落實落細,助力市場主體盡快渡過難關、恢復發展,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庳熒昝鳎罕疚牟糠窒嚓P內容和素材來源于“國家發改委、源點credit”;版權及觀點歸原作者所有,本站整理轉發僅供學習交流,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刪除。)
|